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自讼者:批判性思维的最终目的
banner"
>
子曰:“已矣乎!
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!”
凡是孔子说“已矣乎”
这个词的时候,就是表达一种感慨,意思是“算了吧”
。
此处,孔子为什么要说算了吧?他说,他根本没见过能够主动发现自己的错误,勇于自我批评,并且在内心不断地反省的人。
我们推测对话背景,很可能是有人跟孔子吹嘘,说“我非常善于自我批评”
,孔子回答他“你得了吧,我就没见过这样的人”
。
这话是不是说得太绝对了?我们不是经常进行内省和自我批评吗?
理解这段话,需要结合《思辨与立场》来看。
《思辨与立场》中提到,批判性思维的最高境界叫作自我批判的外显化。
批判性思维的最低层次,是一个人从不反思自己做错了什么,总觉得是别人的错;比这个境界高一点的,一是知道自己错了,但不愿意承认,虽然自己心知肚明,但别人批评就是不行;二是知道自己错了,也愿意承认,但不愿意说出来;最高的境界,是知道自己错了,也能够坦然地告诉大家,这就叫作自我批判的外显化。
为什么孔子说做到主动而坦然地承认错误很难?
“见其过”
是第一难,一个人能够看到自己的错,这本身就相当不容易。
“内自讼者”
是第二难,意识到自己错了,未必能够在内心当中进行自我批评。
“吾未见”
就反映出了第三难,一个人可能“内自讼”
了,但不想让别人知道。
批判性思维是孔子一直强调的,而能够达到将自我批判外显化的人,孔子说他从没见过。
对于每个人来说,批判性思维的最终目的不是批判别人,而是批判自己,要经常反思自己所做的决定,反思自己的推论是不是科学的、公平的,是不是符合逻辑的。
当我们能够将批判性思维贯彻在自己的生活中,我们的烦恼和痛苦就会大大减少。
《思辨与立场》开篇就告诉我们,如果你生活当中还有烦恼,根本原因是你的思维方式错了。
这不是夸张,因为要做到“内自讼”
,并且愿意被别人看到,是非常难的——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感到烦恼和焦虑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签约了,比较兴奋!量子壁垒被打破,壁垒碎片化身空间初钥,落在港城中学夏一凡的身上,让他成为首批掌握量子心理学的人之一,从此开启了他跌宕起伏的开挂人生。同是心理医生,有人用量子密钥救人,也有人用其作为武器,以人类的灵魂和思想为战场,要征服人类,征服整个星球。更有普通人,要扼杀超能心理医生,他们该何去何从。修心莫离凡世,得道即入红尘。三心道长的话,让夏一凡成为超能心理医生的路上,多了很多胭脂水粉的味道。更☆多☆章☆节18W18...
大郎,该吃药了。武植醒来,突然发现眼前多了一个妩媚的人儿,端着汤药!这碗药,他要不要喝...
这是一个从微末中崛起,屠神灭仙的不死少年传奇。精彩收藏18W18V...
我被夫君的外室谋杀了。死的时候,沈时风正在抱着那个外室,和她温柔缱绻。后来,他跪在我的坟前,发疯一样哭了三天三夜。我重生到另一个女人身上。他处处追寻我,可我却不想再爱他了...
底层小人物李风居然重生在一个豪门少爷身上,前世吃尽了苦头,这辈子李风决定好好享受人生更☆多☆章☆节18W18...
至尊杀手重生,恰好回到了正在向女生表白的那一刻精彩收藏18W18V...